高考临近,许多高三学生和家长的心情愈来愈紧张,有些考生甚至出现了失眠、焦虑、烦躁等问题。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是广大学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些教师,他们的一些好经验和方法,考生和家长们或许可以拿来学习和借鉴。
焦虑是自己吓自己
“最近常头痛、心情烦躁,根本没法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学习。看到别人都在埋头苦读,自己就很着急,有时还失眠”,高三学生小郭告诉记者,虽然她也尽力去调整了,但过不了多久又会出现同样的问题,这让她很苦恼。
西安远东二中高级教师刘鹏就此分析,在高强度的备考压力下,有些学生感觉压力大,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这都是必然的,毕竟高考对于学生和家庭来说,是人生大事。其实,适度的心理压力对学生不仅无害,而且有益。关键是要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去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学生要少想多做,“与其想这想那,不如脚踏实地,按照自己原定学习计划一步一步来,有时候并不是压力本身压倒自己,而是自己吓自己”,如果焦虑情绪严重影响到学习,只通过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建议要积极去找专业心理老师来调适。
“有些学生的瞌睡并不是真的想睡,而是对现实的逃避,心里想着睡着了就没烦恼了,说明学习上遇到困难了,此外就是说明太疲劳了,这时就要适当休息。” 交大第二附属中学生物老师周耘冰表示,考生要调整好心态,增强信心,放松自我,规律作息,形成良好的生物钟。
家长别“火上浇油”
高考给人的压力,不仅限于学生,更涉及到众多家长,很大程度上,学生的心理紧张来源于家长,当然,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们自身。
周耘冰老师建议,家长们要随时关心孩子的心理动向,使孩子快乐、阳光;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及一切不安全事件;减少家庭大的出行及其他活动。要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家庭是温馨的港湾,如果家里气氛是轻松的,学生一天学习的疲劳可以得到缓解和消退,紧绷的神经也可以得到放松,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多沟通,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同时,还要适当降低期望值,制定切实可行的考试目标。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望值是妄想,只会增加学生的压力,甚至让学生失望、放弃”。
同时,刘鹏老师还强调,家长们一定不要对孩子进行负向心理暗示,要让孩子学会自己长大,帮助孩子减压,不要把自己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更不要错误归因。“孩子这次没考好,可能是某些知识点没掌握好,但是很多家长就把偶然归结为必然,认为是孩子心态不好或发挥失常”。他建议,家长们要做的角色,更多的要做一名倾听者,而不是喋喋不休的告诫者或训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