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学校概况教育教学资源下载师资建设学生天地校园风采德育天地校际交流招生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瓦房店市高级中学 > 新闻中心 > 班主任管理
     新闻中心 > 班主任管理
 
愿当扶云梯,甘做酿蜜人
来源:本站 作者:wgz 点击数:6000次 更新时间:2010/1/11 7:53:48

马淑红是瓦房店市高级中学教师。曾被评为2007~2009年度瓦房店市优秀共产党员,参加大连市历史学科教学大赛获二等奖,撰写的论文在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网上发表,在大连市历史教育教学第一届年会获一等奖。

19988月,马淑红师范毕业走上了梦寐以求的讲台,至今在瓦高从教十余载。虽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她兢兢业业地耕耘着,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坚定不移地追求着……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宁当云梯,甘为酿蜜。她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履行着人民教师神圣的职责。她说“教师工作就是一个良心活,就是一份责任,一份关爱,一种引导,一份奉献。”

真情关爱,让学生享受家的温馨

温总理在北京35中学调研时曾说“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春雨润物,师爱无声,师爱是学生头顶的一缕阳光。“如果你仁爱,他就会善良;如果你训斥,他就会抱怨。”马淑红时常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提醒自己要努力做一个仁爱的老师。上课时,她会让课堂充满微笑、赞美、鼓励与和谐。一个微笑,如明媚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田;一句赞美,如不灭的火炬点燃学生的自信;一次鼓励,如和煦的春风扬起学生远航的风帆,在微笑、赞美、鼓励之中,整个课堂快乐和谐,学生思维活跃,记忆深刻。下课后,她特别注意身边的每一处细节,当学生经过时,她会轻轻点头致以微笑;当看见学生言行不得体时,她会悄悄给予一声礼貌的劝诫;当与学生相处时,她会多一分理解、多一点尊重;当看见学生遇到挫折时,她会多一分鼓舞、多一点激励。 作为班主任,她更是让学生感受到了家的温馨。高一时内宿的学生经常想家,她就经常来到宿舍,一句家常,几句笑语,冲淡了学生思家的情绪;每逢节假日,她自己拿钱给住宿的学生,让他们买些好吃的,亦或是包饺子,拿月饼送给学生吃。正是因为对学生的真情关爱,才会换来学生对老师的真诚爱戴。性格一贯内向的程程同学用她特有的方式——小纸条表达了她对老师的无限感激:“亲爱的老师,不知为什么,我就想对您说:见到您,就像见到了妈妈!……见到您,我不想家,我要努力学习来报答!”老师的关爱与真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神奇力量的泽被和支撑,是扶摇直上,实现梦想的天梯。一名女生因父母离异受了刺激而患病,再加上家境贫困,上学很成问题。可她太想念书了,母亲为她治病、上学负债累累,也愁出一身病。马淑红得知这种情况后,自己拿钱资助她,课上鼓励,课下开导,生活上悉心呵护,周末还时常把她领到自己家里,让她感受到爱的温暖,家的温馨。如今,她已经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每到假期必定回校看望老师。是真情给了她积极的心态,是关爱燃起了她的希望,是鼓励让她不懈追求,是老师让她成就梦想!

三把尺子,让学生健康成长

马淑红连续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管理班级井井有条。她所带的班级是文科普通班,文科普通班是公认的差生多的班级,不好管理,然而在她所带过的班里几乎没有差生,由于她带班有方,管理得法,有很多家长要求把孩子送到她班,甚至有实验班的学生也要求上她班学习。“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这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基于这种理念,她在班级管理中,不是一手包办,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用“三把尺子”,建立起一套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宏观调控的合作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

第一把尺子:全面了解,因材施教。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学生与老师之间虽不是战场上的敌我双方,却也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马淑红能把这种矛盾化解,能让班级师生和谐。她的信条是:用真情感动学生,用严格要求学生,用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冶学态度信服学生,用因材施教的教育艺术引导学生。新接手的班级,她能尽快掌握班级情况;学生的思想动态,她能及时了解;她做到了林校长所说的“眼勤、口勤、手勤、腿勤”;她也研究了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甚至家庭状况,而这些都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她多加鼓励;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她严格约束;对于单亲学生,她多给一份关爱;而对于学习较差、不守纪律的“叛逆”学生,她除了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理解之外,更主要的是让他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之处,看到自己的希望。

一次间操后,阳阳同学偷偷地离开了学校(第三节课没上),马淑红明察秋毫,根据对他的了解,已猜出他的去向。于是,马淑红拨通了他母亲的电话……第四节课,阳阳回来了,气喘吁吁,手上缠着纱布,说是去医院了。这时他母亲赶到,母子俩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辩起来,母亲生气,儿子也没有个好态度,半天也没争出个结果。马淑红不动声色,心平气和地说:“阳阳,戏就演到这吧,把纱布拿下来吧!”阳阳吃惊地瞪大眼睛,愣了一下,看到老师一脸的严肃,知道辩解已无济于事,乖乖地摘掉了纱布——手完好无损。事后阳阳母亲佩服地说:“你比我还了解我的儿子!”同事们也笑着说:“你简直就是个福尔摩斯!”经过后续的耐心教育和引导,阳阳再也没出现过类似的逃课现象,而是努力学习,现如今已是辽宁师范大学沈阳校区的一名大学生了。

第二把尺子:严而有度,有的放矢。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严师出高徒。这是普遍的教育规律。马淑红认为:对待学生要严格但不严酷,关爱但不溺爱。对于学生原则性的错误,她像法官一样铁面无私;对于学生不经意所犯的错误,她又像慈善家一样的宽容。因为她觉得,作为学校,不能没有合理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作为学生,也不能只有表扬、没有批评。然而对于一个违纪事件,一个不经意的错误,更多的是需要用这个违纪事件、这个错误去唤醒学生,去挽救学生。她常说:“凡是人,都会犯错误的,更何况学生还是孩子。”“不怕学生犯错,就怕学生犯错之后还不知是错,结果又犯同样的错误。”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她经常这样教育学生。正是她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使学生逐渐养成了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纪律,自行影响身边同学的良好习惯。 

第三把尺子:堵导结合,以导为主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管也是为了不管。教与管的精华,在于教会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不是“警察与小偷”,而是“引路者与行路人”。教育的意义在于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怎样做”,“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在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马淑红说:“堵,固然可以减少学生犯错误的次数,但他不一定明白以后该如何去做;堵,固然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收到短期的效果,但他也只是口服心不服,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必须堵导结合,以导为主,导字在前。”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少次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她与学生促膝谈心;多少次她抑制住自己的恼火,冷静地动情地帮助学生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嗓子哑了,她就含点含片;嘴唇干了,她就喝点水。一次谈话效果不大,她就找准机会,第二次、第三次……只有火才能点燃火,只有心才能塑造心,马淑红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把批评转化为亲和魅力之帆,让学生在人生的航程中不断调整方向,让学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健康成长。

  

责任奉献,让学生展翅翱翔

高中的班主任是辛苦的,高中的女班主任更是不容易。在马淑红一个人的不同角色中,有太多的缺憾。作为父母的女儿,她不称职,因为她经常半年甚至一年都没能抽出时间回家看看;作为公婆的儿媳,她不称职,因为2006年、2008年公婆相继住院,她没请一天假在他们身边陪伴;作为丈夫的妻子,她不称职,因为本来属于她的家务重担她都“赠送”给了丈夫;作为儿子的母亲,她更不称职,每天早晨儿子还没醒,她就悄悄来到了学校;每当晚上儿子已进入梦乡,她才匆匆回家。儿子曾不解地问奶奶:“妈妈为什么不回家?”教师出身的公婆很理解她,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使她工作有劲头,无顾虑。望着熟睡的儿子,她感到心酸和愧疚,泪往心里流,她欠儿子的太多了,她多想陪儿子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周末一起去游园,给儿子一个充满亲情和快乐的童年。然而一想到64双期待的眼睛,64个家庭的希望,她放弃了。在公与私面前,她选择了公。她一如既往地奔波于家校两点之间,从早晨630分到晚上950分,披星戴月,每天在校工作16个小时,常年如一日,舍己家顾大家,不计报酬,不计名利,只因为她心中有一份责任。有人说她傻,告诫她这么拼命换来的结果也只是学生走出校门时的遗忘,而她无怨无悔。她只希望尽自己的责任让学生健康成长,用自己的奉献让学生展翅翱翔。看到学生纷纷考上大学,考上理想的大学,她幸福地笑了……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马淑红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无怨无悔地履行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这份爱销蚀着她的青春,但却架起了学生实现梦想的天梯;这份爱饱蘸着她的心血,但酿出的蜜浆让万家甜彻心脾。她就是这样:愿当扶云梯,甘做酿蜜人。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心理学家讲故事(一) 下一篇:学习温总理35中讲话体会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瓦房店市高级中学   2013-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3013775号-1   技术支持:瓦房店汇杰网络
邮件:- 联系电话:0411-  地址:辽宁瓦房店市